唐山市江苏商会

圆梦之旅:唐山市江苏商会助力杨玉芳夫妇寻找45年前的南通救命恩人

发表时间:2021-07-28 12:58

唐山市江苏商会与杨玉芳夫妇结识于2016年。2017年商会党支部从广场街道办事处了解到杨玉芳夫妇希望把自家小院重新修缮,商会得知此情况后,结合自身建筑优势,解决了杨玉芳夫妇40年来冬季无法洗澡的困境。多年来,江苏商会一直关注着杨玉芳夫妇,每年中秋、春节都会去看望两位老人并为他们送去祝福。


微信图片_20220403144509.jpg


1976年,杨玉芳老人在唐山大地震中被砸伤腰部高位截瘫,并被转送到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救治。如今45年过去了,萦绕在老人心头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再次回到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找寻曾经救治帮助并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恩人。

恰巧唐山市江苏商会会长陈红、副会长汤兵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商会决定一定要帮杨玉芳夫妇实现多年来的心愿。通过南通电视台牵线,一年多时间的联络和寻找,江苏商会副会长汤兵、副会长周正林、秘书长王珊珊、副秘书长刘凯和杨玉芳夫妇,于2021年6月1日抵达江苏南通,开启杨玉芳夫妇南通感恩之旅。




2021年6月3日上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门诊楼9楼会议室,杨玉芳夫妇带着曾经的记忆,终于见到了当年帮助自己的医护人员李道生、徐宁扬、李安、袁淑以及志愿者潘建中。时隔45年,终又相见。幸福来的是如此突然,一时间竟无语凝噎,一切都融化在两行热泪中。


微信图片_20220403144549.gif


“45年了,45年了!当年我受伤截瘫后第一次排便就是你给我排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杨玉芳激动地和志愿者潘建中说道。当年潘建中就是负责陪护杨玉芳的志愿者,两人年龄相仿,也有共同语言。潘建中回忆道:当时杨大哥受伤很严重,但是他很坚强,最后他回去的时候大家抱头痛哭,我们就像家里的亲人一样。

“杨玉芳,果然是你!只要提到唐山,我就想到是你!” 原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护士徐宁扬见到曾经救助的杨大哥,激动不已。当年他们曾约定以后要是有空的时候,要常回南通看看,如今,他们终于相见了。


微信图片_20220403144553.jpg


杨玉芳老人感恩发言。他说:“45年前,唐山地震使生身父母离我们而去,温暖的家变成了残垣断壁。一个多月后,茫然来到通大附院,早就等候的医护人员见到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我们,流下同情的眼泪,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与鼓励,让我从天灾的伤痛中走出。我在医院治疗、生活了4个月,我的身上还流淌着南通人民的血浆。我敢断言!如果我不是寸步难行,我一定会年年来南通拜望这里的恩人,如果我不是截瘫我一定会把家安在南通,因为南通就是我命中的福地、心中的家。”


微信图片_20220403144600.gif


杨玉芳夫妇回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唐山看望他们时,他们说道:连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我们能活这么长时间。有人说我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没有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的关爱,我们根本活不到今天,更不可能活得如此洒脱。感谢党,感谢国家,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使他们获得重生并建立拥抱新生活的信心。为此,杨玉芳撰写了一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凤凰吟》以铭记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活动当天这部小说也作为本次感恩之旅的活动礼物捐献给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南通图书馆。


微信图片_20220403144605.jpg


微信图片_20220403144616.jpg


活动最后,杨玉芳夫妇拿出自己精心设计的锦旗,“大爱无疆涌泉恩,感恩戴德,唐山魂”十四个金色大字述说着感激,传递着真情,并与当年的亲人们合影留念,将他们亲手缝制的“平安果”作为礼物向医护人员赠送。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45年前分离的“亲人们”又一次聚首,共同分享这温暖人心的时刻。